1月25日,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官網發布《關于印發“十四五”建筑業發展規劃的通知》(以下簡稱《發展規劃》)。《發展規劃》提出,大力發展裝配式建筑,構建裝配式建筑標準化設計和生產體系,推動生產和施工智能化升級,擴大標準化構件和部品部件使用規模,提高裝配式建筑綜合效益。完善鋼結構建筑標準體系,推動建立鋼結構住宅通用技術體系,健全鋼結構建筑工程計價依據,以標準化為主線引導上下游產業鏈協同發展。
近日,在上證E互動平臺上,杭蕭鋼構股份有限公司(以下簡稱“杭蕭鋼構”)在回復投資者提出的問題時,明確企業將在“十四五”期間,積極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產業歷史機遇,聚焦建設“產業聚能平臺”,擴大標準化鋼構件的規模,推動生產制造的智能化升級,以集約化的成本優勢、穩定的產品工藝和質量保障、更準確的項目交付周期,重塑企業的市場競爭新優勢。
據了解,早在2020年8月,杭蕭鋼構就正式建立了工業互聯網研究院,著手研發和建設杭蕭鋼構自己的“產業聚能平臺”。其核心點一是在于以要素重組的模式,重構訂單的組成邏輯,包括將訂單數據拆解成“運費+加工能力+構件類型”,從而形成最優成本價格的解決方案;二是以點帶面,全面覆蓋和聯動杭蕭鋼構體系內外的工廠資源,調度和協同管理更多的產能,最終實現從訂單到履約的全過程降本增效。目前,該平臺已在杭蕭鋼構20家工廠,包括12家公司控股企業以及8家參股企業內開始使用,實時用戶總量超過3000人、協助管理超過100多個工程項目、實現30萬噸構件數量在線實時管理,基本初步實現了構件從生產到施工的實時性追溯。
從配套政策方面來看,《發展規劃》中明確將提升裝配式建筑的比例。2021年12月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的數據顯示,2021年,全國40個重點城市計劃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93.6萬套。2021年前三季度,40個城市已開工建設保障性租賃住房72萬套,占全年計劃的76.9%,完成投資775億元,預計2022年保障性住房建設規模將繼續擴大。另據華安證券研究報告,2020年住建部統計全國新開工裝配式建筑累計為6.3億平方米,同比增長約50%,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約為20.5%。預計“十四五”期間裝配式建筑將持續快速增長,2025年裝配式建筑占新建建筑面積的比例有望達到30%以上。
由于裝配式建筑將在節能減排、降碳等層面多個方面優于傳統建筑,近年來國務院出臺的《2030年前碳達峰行動方案》《關于推動城鄉建設綠色發展的意見》等政策都明確將進一步推動裝配式建筑的發展。下一步,杭蕭鋼構將繼續積極聚焦數字化轉型,把握數字經濟發展的歷史機遇,構建數字化裝配式建筑的新時代。